在國有不鏽鋼企業積極發展不鏽鋼產業的同時,廣州聯眾、張家港浦項等一大批合資或獨資企業和西南不鏽、東方特鋼等眾多民營不鏽鋼企業也在迅速發展。在對2010年底國內不鏽鋼產能結構的統計分析表明,截至2010年,我國不鏽鋼產業中民營企業的產能已經超過國有企業,達到總產能的48%。據官方數據統計,到2013年,民營不鏽鋼企業產能在總產能的比重己經達到60%以上。 ,在我國出口的不鏽鋼產品中,不鏽鋼卷板材的出口比重****,2010年開始更是高達60%以上,而窄帶、管材、型材和初級半製品的出口量相對較少。這也與國內不鏽鋼管的產能分布密切相關。2012年我國不鏽鋼總產量為1685.7萬噸,其中國內規模以上的不鏽鋼企業(太鋼、寶鋼、張浦、聯眾、酒鋼等)的不鏽鋼總產量為1685.7萬噸,主要集中在卷板材產品,產量為1196.2萬噸,占總產量的71%。而從鋼種來看,300係不鏽鋼的產量為768.1萬噸,占總產量將近一半,達45.6%;200係不鏽鋼產量為613.7萬噸,占總產量的36.4%; 400係產量**小為303.8萬噸,僅占總產量的18.0%.海關統計的數據中分析得出,2012年我國出口的200係不鏽鋼卷板材(錳含量在5.5%及以上的不鏽鋼冷熱軋卷板材)總量為27856噸,僅占全年出口總額的1.98%。
由此可見,我國出口的不鏽鋼產品中,300係占據了****的比重。300係不鏽鋼的生產原材料主要是鎳,而我國是一個鎳礦資源短缺的國家,國內鎳礦儲備量大約900萬噸,位居世界第九位,因而每年人量的鎳礦需求都主要依靠進口。在2006年,我國的鎳消費量占全球鎳產量的23%,而我國國內開采的鎳礦資源僅占全球開采的鎳礦資源的6%。且隨著中國不鏽鋼產能的擴張,對鎳的需求逐年遞增,僅2012年,我國鎳礦進口總量超過6300萬噸。由於鎳資源高度依賴進口,國內的不鏽鋼企業無法控製生產成本,整個不鏽鋼產業的生產及出口均受到牽製。目前印尼已經頒布了從2014年起禁止紅土鎳礦出口的相關政策,給我國不鏽鋼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。並且,由於一國不可能長期低價出口初級礦產資源,未來鎳礦資源的主要出口國如菲律賓、馬來西亞等國家也可能會相繼出台類似的政策,這將嚴重影響我國不鏽鋼產業的發展。未來鎳資源出口的限製勢必會引起鎳價的上漲,不鏽鋼的生產成本將被迫上漲,這將削弱我國不鏽鋼產品出口的國際競爭力,阻礙不鏽鋼產品的出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