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版政策中提出,鼓勵外資參與國內鋼鐵企業的兼並重組,這反映出未來我國市場逐步開放,中國鋼鐵產業鏈高度成熟,基礎設施完善,良好的發展環境將吸引外資鋼廠尋求差異化建廠,同時更有利於我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,尤其開拓印度、越南等南亞及東南亞的新興市場。
,今年3月,發改委公布《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(2015年修訂)》,進一步放開一般製造業,允許外資對國內鋼鐵企業的控股。此前,我國將鋼鐵行業定位為戰略行業,2005年的《鋼鐵產業發展政策》原則上不允許外資控股中國鋼鐵企業。如2005年時,米塔爾鋼鐵公司斥資26億元收購華菱鋼鐵[0.43% 資金 研報]的股權,**終米塔爾減持了華菱的股權。目前看,日本新日鐵、韓國浦項、德國蒂森克虜伯等國際鋼廠采取參股形式,組建板材,為其母國在華的汽車等合資公司提供原材料。
而十年時間過去,中國鋼鐵產業的發展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,國內鋼廠的成本和質量優勢開始顯現,開放國內市場也將有利於我國企業走出去收購和參股它國的鋼廠、礦山,減少政治阻力。如2010年鞍鋼進軍美國市場,但這一計劃同樣遭遇了美國有關方麵和同行設置的重重障礙,**終鞍鋼在美國項目的占股降至14%。
本文章原創者:www.tcbxgzsg.com |